無損檢測 UT(超聲波檢測)崗位的核心職責是通過超聲波技術探測材料或構件內部缺陷,為產品質量把控、設備安全運行提供精準技術支撐,具體崗位職責如下:
一、檢測方案制定與前期準備
- 依據項目要求、產品圖紙及驗收標準(如 GB/T、JB/T 系列標準或 ASME、API 等國際標準),明確檢測對象(如金屬材料、焊接件、壓力容器、管道等)、檢測部位、合格判定準則,制定針對性的超聲波檢測方案與操作流程。
- 準備檢測設備與耗材,包括超聲波探傷儀、各類探頭(直探頭、斜探頭、雙晶探頭等)、校準試塊、耦合劑等,確保設備在有效期內、性能完好,耗材符合檢測要求。
- 對檢測工件表面進行預處理,清除油污、鐵銹、氧化皮等雜質,打磨檢測面至平整光滑,保證探頭與工件表面良好耦合,避免影響聲波傳輸與檢測結果。
- 調試與校準檢測設備,根據檢測對象調整探頭頻率、增益等參數,使用標準試塊進行靈敏度校準,確保設備檢測精度達標。
二、現場檢測操作實施
- 嚴格按照既定方案與操作規(guī)程開展檢測,均勻涂抹耦合劑,規(guī)范移動探頭覆蓋全部檢測區(qū)域,確保無漏檢部位。
- 精準識別超聲波信號,通過儀器顯示的波形、幅值等數據,判斷材料內部缺陷(如裂紋、氣孔、夾渣、疏松、未熔合等)的位置、尺寸、形態(tài)及性質,做好實時標記與原始數據記錄。
- 規(guī)避操作誤差,檢測過程中保持探頭與工件表面的穩(wěn)定耦合,控制移動速度與重疊度,確保檢測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。
- 針對復雜結構或特殊材料工件,靈活調整檢測方法與參數,必要時采用多種探頭組合檢測,提升缺陷檢出率。
三、缺陷評定與報告編制
- 對照檢測標準與驗收要求,對缺陷數據進行分析評定,判斷缺陷是否超出合格范圍,明確工件檢測結果(合格 / 不合格)。
- 對不合格工件,詳細標注缺陷信息,提出合理的處理建議(如返修后復檢、報廢等),并及時反饋給委托方或相關負責人。
- 系統(tǒng)整理原始記錄、校準數據、缺陷圖像等資料,編制規(guī)范的超聲波檢測報告,內容需包含檢測對象信息、檢測方法、標準依據、缺陷詳情、結果判定及簽名確認,確保報告準確、清晰、可追溯。
- 協(xié)助客戶解讀檢測報告,解答技術疑問,提供專業(yè)的整改方案建議。
四、設備耗材管理與檔案維護
- 負責檢測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(yǎng),包括探頭清潔、線路檢查、儀器校準、故障排查等,定期記錄設備運行狀態(tài),確保設備始終處于良好工作狀態(tài)。
- 管理檢測耗材庫存,記錄耗材領用、消耗情況,及時補充耦合劑、試塊等耗材,妥善處置過期或變質耗材,禁止違規(guī)使用。
- 建立健全檢測檔案,將檢測方案、工藝卡、原始記錄、檢測報告、設備校準證書、耗材合格證等資料分類歸檔,妥善保存,便于后續(xù)查閱、審核及質量追溯。
五、質量合規(guī)與安全管控
- 嚴格遵守國家及行業(yè)關于無損檢測的法規(guī)、標準,以及企業(yè)內部質量管理制度和 QHSE 政策,確保檢測全過程合規(guī),對檢測質量承擔直接責任。
- 執(zhí)行安全操作規(guī)程,做好個人防護措施,規(guī)范處理檢測廢棄物,防范現場安全風險(如設備觸電、高空作業(yè)墜落等),確保檢測工作安全有序開展。
- 配合內外部質量審核、監(jiān)檢工作,主動提供相關檢測資料,協(xié)助解決技術爭議,參與質量問題分析與改進。
六、技術支持與能力提升
- 參與制定和完善無損檢測相關的工藝文件、操作規(guī)程,協(xié)助研發(fā)團隊開展工藝試驗與技術研究,優(yōu)化檢測流程,提升檢測效率與質量。
- 跟蹤國內外超聲波檢測標準更新與技術發(fā)展趨勢,引入先進檢測方法(如相控陣超聲檢測技術),持續(xù)提升檢測技術水平。
- 承擔新員工的 “傳、幫、帶” 工作,指導其掌握設備操作、缺陷識別、標準應用等技能,提升團隊整體專業(yè)能力。
- 主動參加專業(yè)培訓、技能考核及行業(yè)交流活動,不斷更新知識儲備,強化實操技能與問題解決能力。
七、其他工作
- 主導或參與外檢項目,協(xié)調現場資源,按時完成出差檢測任務,確保項目交付進度。
- 與客戶、生產部門、技術部門等相關方保持有效溝通,明確檢測需求,協(xié)調解決檢測過程中的各類問題。
- 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與超聲波檢測相關的技術支持、項目協(xié)作等工作。